導讀
在中美競爭加劇,俄烏、巴以、紅海危機加大全球供應鏈不確定性之際,亞太地區充分發揮中國-東盟合作優勢顯得尤為重要。RCEP機制充分挖掘各成員國在供應鏈、價值鏈等方面的優勢,促進了地區貿易往來,推動地區經貿穩定增長。其中,中國發揮了重要拉動作用,為東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未來,應把RCEP的成功經驗推廣至更大范圍的南南合作中,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作 者
穆罕默德·哈比卜 (Muhammad Habib)
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國際關系部研究員
穆罕默德·海卡爾 (Muhamad Haikal)
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經濟部實習研究員
2024年全球經濟仍的不確定性仍然十分突出。俄烏沖突、加沙地帶前所未有的人道主義危機、胡塞武裝在紅海發動的襲擊,以及中美戰略競爭,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影響。各國之間的貿易與投資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安全因素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效率和合作精神,再次成為各國的首要考量。現在,許多國家以相似理念作為篩選合作伙伴的標準,這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脫鉤。雖然多樣化本身并沒有錯,但毫無理由的懷疑絕不應該成為驅動合作議程的首要因素。
聯合國貿發會議的貿易伙伴多樣化指數由2022年的102降至2023年的95,表明貿易的方式更加集中。外國直接投資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基于較短地緣政治距離的投資占比由2010年的38%增至2021年的50%左右。這意味著貿易和投資出現了新的趨勢,打破了以經濟規模和地理距離為核心的傳統引力模型,地緣政治因素的重要性不斷增加。
圖片來源:新華社
作為許多新興經濟體和全球產品制造商的所在地,亞太地區也受到了這些趨勢的影響。一方面,一些地區國家接受了跨國公司供應鏈遷移帶來的更多投資,因此會在短期內受益。另一方面,長期后果卻不容樂觀。隨著大國之間分歧的加劇,濫用相關實體條款和環境標準來拒絕市場準入的情況不斷惡化。此外,隨著地區內一些主要國家選舉將至,沒有跡象表明碎片化全球化和內向型政策會發生逆轉。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崛起為全球經濟強國,為東盟成員國提供了駕馭地緣政治變化的方法。中國引進了來料加工產業,并擴大了重大戰略項目的融資渠道。得益于中國,東盟成員國獲得了更多經驗以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度。遺憾的是,如果東盟國家之間的聯系依然薄弱,依然過度依賴加工業和自然資源,那么這些方法是不夠的。如果他們不遵守國際勞工和環境標準,國內經濟改革進展緩慢,那這些方法更是遠遠不足。總之,中國和東盟可以付出更多努力以優化價值鏈。
充分利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RCEP) 就是一個有效的辦法。RCEP為東盟、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提供了抵御地緣政治壓力、深化經濟一體化的安全空間。RCEP的開放與包容原則植根于東盟的區域主義方針,使成員國能夠通過消除貿易壁壘和潛在的技術援助而獲益。印尼對原產自中國65.1%的產品實施零關稅,中國也對原產自印尼67.9%的產品實施零關稅。RCEP為最不發達的成員國提供了肯定性條款和支持措施,使他們能夠通過地區的內在力量消除地緣政治影響。
圖片來源:新華社
毋庸置疑,RCEP的達成并非理所當然。各成員國必須不斷把這樣的伙伴關系推廣至全球南方其他地區,展示RCEP開放包容的區域主義在這個分裂的時代仍然能夠帶來實際的利益。RCEP還象征著,只要通過誠意和坦率的對話共同制定合作規則,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就能夠更加繁榮。事實上,僅僅向外部地區進行推廣宣傳并不能保證伙伴關系的繁榮發展,還需要所有成員國都切實履行承諾。
需要強調的是,任何完全排除新興經濟體參與對話的地緣政治舉措都有可能適得其反。東盟主導的開放和包容的平臺,包括RCEP在內,都表明相互合作可以釋放出所有未開發潛力,并消減外部成本。這一平臺還表明,分好蛋糕讓所有人共享很重要。供應鏈的優化不應該也不可能只依賴于某些國家。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東盟主導的區域主義的作用,在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路。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Meaningful template"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實習生朱士琦、秦可、韋林濤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