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0月25日電 全球權威科學周刊《自然》雜志網站10月24日發表社論文章稱,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全球科技發展,中國正在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合作。歐洲和美國理應共同合作,這將有助于解決全球經濟、環境和政治危機。
文章說,“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科學合作趨勢方興未艾。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確認將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未來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擴大到100家。中國推動全球科學合作的雄心絲毫沒有減弱。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國在希臘和斯里蘭卡修建或升級了港口,在肯尼亞和印度尼西亞修建了高鐵。中國的同濟大學設計了非洲聯盟總部大樓。中國還參與建設了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總部。這些援助無疑填補了當地發展的需求缺口。
文章指出,在科學領域,“一帶一路”正在發揮自己的獨特作用。《自然》雜志2019年曾前往一個大型建筑工地,那里正在修建一所新大學。由奧地利、中國和巴基斯坦合辦的巴基斯坦-奧地利應用科技大學已經于2020年正式招生。該校第一批學生將于明年畢業,已經在人工智能、礦產學和鐵路工程領域開設了合作研究中心。
2023年9月25日,中肯聯合發布肯尼亞首部國家植物志。圖片來源:新華社
9月25日,中國和肯尼亞國家間大型科研合作項目《肯尼亞植物志》首部分冊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發布,該研究將對近7000種植物進行分類。
此外,由中國牽頭建設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也有了新伙伴。10月初,巴基斯坦和阿塞拜疆的航天機構宣布將一起參與中國的月球研究站項目。
文章特別指出,中國提倡的合作是在中國與歐洲和美國的研究聯系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不是要取而代之。
總部設在中國科學院的“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是一家科學機構,除了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科學政策建議,還為48個國家的67個機構成員的項目提供資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幾家歐洲科學院也都參與其中。美國和更多的西歐院校也應該考慮加入。
文章最后強調,各國研究人員需要盡其所能保持溝通渠道暢通。如果沒有協同合作,人類所面臨的相互關聯的經濟、環境和政治危機就不可能有持久的解決方案。
【中國那些事兒|第963期】
欄目監制:吳艷鵬
欄目策劃:劉世東
欄目主筆: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