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日韩精品无码按摩精油,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7194,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聽,這是口弦在說話__________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2023-08-28 18: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口弦被譽為人類“初音”,將它放在兩唇間,利用口中的氣流使顫音發生變化、產生共鳴,便有了曲調。口弦雖然小巧別致,但表現力極強。每當它的聲音響起,仿佛鳥兒在林中呼喚,山澗流水潺潺。

口弦古稱“簧”,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也是一種流傳較廣的世界性民族樂器。我國至今有30多個民族還在使用這種樂器,所用名稱達50余種。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一些國家,也都有人演奏口弦以作娛樂,不少年輕人還用這一古老的袖珍樂器來演奏流行音樂。

石峁口弦

源遠流長的口弦文化

2017年底,考古人員在位于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鎮的石峁遺址(距今約4000年)發掘出20余枚繩振式骨制樂器。這批骨制樂器制作規整,呈窄條狀,中間有細薄弦片,一般長約8-9厘米、寬逾1厘米,厚僅1-2毫米。樂器由琴鞘和簧片兩部分組成,器身鏤刻舌簧。樂器剛出土的時候,因為其樣式和如今女孩子的發卡很相似,一些考古人員首先懷疑是發卡類的裝飾品。但是隨著更多相似樂器的發現,以及更多的資料證明,最終確認這批繩振式骨制樂器就是古代口弦。

口弦,在我國先秦文獻中或被稱作“簧”。《詩經》中有多處記載,“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詩經·君子陽陽》);“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詩經·小雅·鹿鳴》)。此外,《世本·作篇》《魏書·樂志》中也都記載,“女媧作笙簧”“女媧之簧,隨感而作,其用稍廣”。《說文解字》對于“簧”字這樣解釋:“笙中簧也。從竹,黃聲。古者女媧作簧。”由此看來,《詩經》之簧與《世本·作篇》中的女媧作簧,都是指同一種獨立的樂器——口弦。

關于口弦的起源,一直以來,一些音樂學家、人類學家都有研究,提出了多源發生的學術觀點。上世紀末,西安音樂學院教授羅藝峰以國內外口弦名稱的讀音為基礎進行比較研究,考證得出我國陜、甘、川、藏的交界地區,即黃河、長江流域的河曲地區為口弦的發源地,認為“媧皇故里”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為早期口弦的核心傳播區域。

2017年石峁遺址出土的繩振式骨質口弦,則清晰地向人們證明,至夏商時期,口弦文化以石峁皇城臺為點,向周邊呈放射狀傳播,影響至夏家店下層文化人群。考古人員研究認為:石峁遺址出土的口弦,是目前已知世界范圍內時代最早、數量最大的一次發現,是世界音樂史上的重要考古成果。石峁遺址考古隊領隊、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認為,石峁口弦可看作是近現代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口弦類樂器的“祖先”,石峁遺址所在的中國北方河套地區可謂是“世界口簧的祖源地”;口弦也因此成為中國北方文化因素沿歐亞草原向西、向北產生影響的重要實證,以及歐亞草原東部地區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鄂溫克族老人瑪利亞·索(1921-2022 年)在彈撥口弦。

“巧言如簧”

會唱歌、能表達的口弦

“不須挑逗苦勞心,竹片沿絲巧作琴。遠韻低微傳齒頰,依稀私語夜來深。”(《臺灣紀巡詩》)這首清人的“詠簧詩”生動描述了口弦的情感表達功能。在詩人看來,口弦雖然奏不出旋律豐滿、華麗繁復的曲調,卻以一種“遠韻低微、依稀私語”的獨特魅力,傳達演奏者內心深深的情感。

事實上,除了作為樂器表達情感,口弦還有著獨特的文化功能。在古代,口弦是溝通神靈的媒介,用于占卜活動。考古人員研究石峁遺址出土的大量使用過的卜骨發現,歷史上皇城臺的居住者應該掌握著預測吉兇禍福的占卜權力。出土于皇城臺的20余枚骨質口弦,暗示著其被賦予溝通人神、祭祀先祖的功能。這些口弦與骨笛、骨管哨、陶球哨一起,構建了石峁宮城的音樂形態,體現了中國早期國家王權與神權的統一,渲染了石峁上層祭祀祖先、溝通人神天地的場景。

漢代劉熙的《釋名·釋樂器》記載:“簧,橫也,于管頭橫施于中也;以竹鐵作,于口橫鼓之,亦是也”,詳細說明了口弦的演奏方式。據《漢宮闕疏》所載,“鼓簧宮周匝一百三十步,在建章宮西北”,意思是漢代著名的建章宮中曾建過一座獨具特色的鼓簧宮。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則反映了漢代宮廷演奏口弦的情況。這些說明口弦藝術是禮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民族博物館館藏的一枚西漢時期的馬蹄形口弦,是一件珍貴的金屬一體口弦文物。清代乾隆皇帝也曾寫過一首歌詠口弦的詩《口琴》,詩中提到雙葉簧片的鐵質口弦,能演奏出高山流水的韻律之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意大利畫家郎世寧創作的《塞宴四事圖》,描繪了乾隆皇帝木蘭秋狝后在避暑山莊的活動場景,在蒙古族樂隊演奏畫面中,一位樂手演奏的就是口弦,被稱為“司口琴”。口弦的禮樂特性通過文物遺存和歷史記載被清晰地展現出來。

西漢時期口弦。

口弦還有著模擬話語、表達隱語的功能。口弦發音獨特,因而有著強大的模擬功能。人們在田間、山頭勞作之余,常用它來模擬鳥雀、野獸、風穿林嘯等聲音,從而傳達情緒。而自古以來,口弦與愛情的傳說和關聯更是綿綿不斷。青年男女把傾慕之情編成愛的“密碼”,用口弦演繹出來,弦音策動、聲波傳遞,會意之人很快就能“破譯”。清朝《番社采風圖考》中,記載了臺灣高山族用口弦對答的場景:“未婚者彈口琴挑之。銜弓于唇間,齒隙吞吐成音……互相和答,意合,遂成夫婦。”在特定語境下,口弦吹奏的是什么故事,傳遞什么樣的情感,聽者一清二楚。

口弦之所以會唱歌、能表達,是因為利用語言聲調中豐富的音樂性,這與口弦演奏民歌旋律的概念相同。《詩經·巧言》中,就有“巧言如簧”一詞,將人之盡美讒言比喻為口弦之音。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口弦很早就在我國多個民族中流行,至今有30多個民族還在使用這種樂器。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中,口弦的名稱也各不相同:赫哲族稱“悲琴”,滿族稱“莫庫尼”,傣族稱“拜”,羌族稱“阿珠”,錫伯族稱“瑪肯”,彝族稱“洪洪”或“弄果”,黎族稱“口弓”,臺灣少數民族則稱之為“嘴琴”或“嘎洛波”……不同的名稱,同樣的樂器,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多姿多彩。

蒙古族口弦。藏族口弦。

弦音不息

讓口弦“聲”入人心

口弦作為人類音樂的“活化石”,保留了原始社會古風遺俗文化形態,展示了人類文化藝術從早期萌芽狀態發展衍變至今的軌跡。那些因地域特征與口弦構造相結合所產生的音樂風格,體現了獨特的音樂思維和文化審美。可以說,從口弦發出第一個“樂音”開始,便證明了人類音樂文化傳播的巨大力量。

“口弦會說話、月琴會唱歌”“思念父輩就吹響笛子,思念母親就彈響口弦”……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口弦長期保持著傳統樣式,撥奏的樂曲音量不大而音色變化多端,娓娓動聽。2008年,布拖彝族口弦音樂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當地很多有識之士紛紛加入發掘保護的隊伍,使口弦文化得到傳承發展。在每年的火把節、彝族年等各大型活動場合,經常可以聆聽到天籟般的口弦樂曲。

彝族口弦傳承人俄的日火在演奏口弦。

“小小竹片中間空,麻繩扯奏響叮咚。房前屋后碉樓上,花前月夕起春風。”這首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流傳甚廣的小詩,描寫的是一件羌族口弦。當地盛裝出行的羌族人,胸口位置往往會別著一根雕工精巧的竹制口弦,長約10厘米,下方垂著精心編制的穗子。

今年8月初,“歪果仁帶你游青海”第二季嘉賓走進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外國博主、留學生在當地非遺傳承人的帶領下,了解撒拉族口弦制作技藝,學習彈奏技巧。撒拉族口弦長不足一寸,重不到5克,用紅銅或鋁打成細窄馬蹄形狀,中間放一根黃銅絲,尖端彎曲,小巧玲瓏,是我國最小的民族古樂器之一。

安宇歌,回族竹口弦和鐵口弦技藝的第四代傳人,全面掌握了兩種口弦制作及演奏技藝,2018年成為國家級非遺口弦的代表性傳承人。安宇歌之子李旭經過長期積淀,嘗試融合現代音樂和古典樂器,讓西洋樂器和口弦相遇,并通過短視頻平臺,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并喜歡口弦這一傳統器樂。作為口弦的傳承人,李旭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傳承推廣,讓口弦“活”下去,并能“聲”入人心。

小小口弦,流傳數千年,每一次撥奏,都牽動著中華各民族的心靈共鳴和情感共振,它那妙不可言的“初音”還輻射到全世界,不斷被傳揚和豐富。縱觀歷史,放眼世界,從近千年前中國北方河套地區口弦的對外傳播,到1984年第一屆國際口弦藝術節在美國舉辦,再到如今口弦已成為歐洲年輕人群的潮流樂器,古老口弦所展現的音樂文化形態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異彩紛呈。

墨西哥口弦。西班牙口弦。

巴布亞新幾內亞口弦。

(本文刊發于《中國民族報》2023年8月25日,圖片、視頻均由中國民族博物館提供。作者:苗艷,中國民族博物館館員。)

監制 | 楊新華 肖靜芳

統籌 | 康坤全 劉佳

責編 | 劉嫻

審核 | 周芳 梁黎

制作 | 胡琪

(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苗艷)

【責任編輯:黨超峰】

為你推薦

換一批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