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日韩精品无码按摩精油,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7194,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道中華丨中國與中亞五國:民心相通,越走越近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2023-05-17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今天,從互派留學生到聯合考古,從互譯圖書到合拍電影……中國同中亞國家人文交流合作不斷走深走實,讓延續千年的友好情誼更加深入人心。

▲《尋路長安遇見西安》(視頻來源:新華社)

希瓦古城:開啟中烏文保合作新紀元

2022年9月,在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為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準備了一份特殊的國禮——中烏合作修復的希瓦古城歷史文化遺跡微縮模型。

訪問前夕,習近平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媒體發表《攜手開創中烏關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的署名文章中,專門提及古城修復項目。修復并保護好這座絲綢之路上的“露天博物館”,成為中國與中亞國家推動交流互鑒、增進民心相通的縮影。

希瓦古城位于烏茲別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其內部的伊欽·卡拉城是烏茲別克斯坦首個世界文化遺產。

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烏期間,中烏兩國簽署關于進一步發展和深化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2014年4月,中烏雙方啟動中國政府援助烏茲別克斯坦花剌子模州歷史文化遺跡修復項目,對希瓦古城內的阿米爾·圖拉經學院、哈桑·穆拉德庫什別吉清真寺進行保護修復,并整治周邊環境。

項目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負責實施,已于2020年1月通過初步竣工驗收。

▲4月29日拍攝的烏茲別克斯坦希瓦古城。(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專家在項目開始之初,就對希瓦古城原貌進行非常細致的研究,制定修復計劃。本著“修舊如舊”的修復原則,在不改變文物原貌的前提下,盡量使用當地傳統工藝和材料,同時充分結合當地文化特色。“修復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所有古跡都得以保留原有的樣貌。”阿卜杜拉耶夫說。

▲修復前的阿米爾·圖拉經學院(左圖)及修復前的哈桑·穆拉德庫什別吉清真寺(右圖)。(圖片來源: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

▲修復后的經學院正立面(左圖)及宣禮塔(右圖)。(圖片來源: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

▲ 修復后的清真寺立面(左圖)及清真寺前小廣場(右圖)。(圖片來源: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

當地居民科米爾·奧利莫夫參與了希瓦古城的修復工作。“中國專家總是非常認真地工作,小心地對待希瓦古城的遺跡。在與他們一起工作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中國專家的真誠和對烏茲別克斯坦文化的珍惜態度,我非常感謝并且尊重中國專家。”奧利莫夫感動地說。

阿拉木圖有一條冼星海大街

哈薩克斯坦南部城市阿拉木圖,以中國音樂家冼星海命名的街道——冼星海大街上車來車往。

冼星海大街位于阿拉木圖市東區,毗鄰一條繁華的主干道,街道上綠樹成蔭。街頭拐角處,樹立著以荷花為造型的冼星海紀念碑,碑體下部荷葉層疊,上部荷花綻放。

荷花純潔高雅,寓意東方文化。用中、哈、俄三種文字鐫刻的碑文寫道:“謹以中國杰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誼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為冼星海大街”。

紀念碑上還鐫刻著冼星海的簡歷以及他創作的歌頌哈民族英雄的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的第一行樂譜。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的冼星海紀念碑。(新華社發 葉蓮娜 攝)

1940年,冼星海受中共中央派遣從延安前往莫斯科為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后期制作與配樂。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后,影片制作陷入停頓。1942年年底,冼星海輾轉來到阿拉木圖,打算從那里回國,但未能如愿。

初到阿拉木圖時,冼星海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貧病交加。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見到冼星海時,他正緊緊抱著小提琴,在冬日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很瘦、眼皮浮腫、頭發稀少,可以看出經歷了不少苦難”。

雖然拜卡達莫夫全家當時也缺衣少食,但他卻沒有絲毫猶豫,甚至都沒問這個叫“黃訓”的中國人會逗留多久,就毅然讓他寄住在姐姐達娜什家。

在拜卡達莫夫的幫助下,冼星海于一年后來到哈薩克斯坦北部小城庫斯塔奈,在音樂館擔任音樂指導和指揮,迎來了他的又一創作高峰。

他鉆研哈薩克斯坦民族音樂風格,與館長葉謝托夫一起編寫哈薩克斯坦歌曲集,還在紅軍俱樂部組建了“冬不拉合唱團”……

最讓哈薩克斯坦人感懷的,是冼星海創作的《阿曼蓋爾德》。阿曼蓋爾德是哈薩克斯坦的民族英雄,冼星海通過謳歌這位民族英雄,激勵人們為抗擊法西斯而戰。

▲劇照:《音樂家》再現了冼星海和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彈鋼琴者)之間的患難之交。(圖片來源:人民網)

1945年10月,因患肺病被送到莫斯科治療的冼星海不幸去世。直到從報刊上看到這一消息,拜卡達莫夫一家才知道“中國阿弟”竟是中國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2017年6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在兩國元首見證下,雙方簽署了《中哈合作拍攝電影協議》。作為啟動項目,影片《音樂家》開機儀式于當日在阿斯塔納舉行。

▲電影《音樂家》海報。

全程指導這部電影創作過程的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事張偉,見證著中哈電影人由此結下的“兄弟情”,不由感慨:“冼星海和哈薩克斯坦音樂家之間的友誼,不僅在他們的后輩中得到繼承,更在年輕一代中哈電影人中延續。”

拜卡達莫夫的女兒拜卡達莫娃很感激哈中兩國將這段歷史以電影和書籍等形式記錄下來。哈中兩國是鄰居,有了更多的接觸,兩國人民就能夠更好地了解彼此,關系也會更加緊密。為此,她說“將盡己所能將這段友誼佳話傳給下一代。”

吉爾吉斯斯坦的“中文熱”

今天,“中文熱”“中國文化熱”在中亞國家持續升溫,僅吉爾吉斯斯坦就有4所孔子學院,幾乎所有一流院校均開設了中文課。

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拉希德·尤蘇波夫說:“加強了解和學習吉中兩國歷史文化,有助于民心相通。”

2008—2009年,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成立了比什凱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和國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2013年在南部成立了奧什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孔子學院是中亞地區第一所頒發專科、本科、研究生文憑的孔子學院。2016年賈拉拉巴德國立大學孔子學院也在吉爾吉斯斯坦正式揭牌。

目前,中吉方中文教師三百余人,累計培養學生三萬余人,開展中華文化活動一千多項,參與文化活動達十五萬多人次。

中文作為吉爾吉斯斯坦的外語教學發展突飛猛進,中國文化日益獲得當地民眾的喜愛和認可。

▲比什凱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印象中國”繪畫比賽和剪紙文化體驗課。(圖片來源:新疆大學官網)

隨著中-吉-烏鐵路、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等一批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兩國在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等領域的合作全面提速,吉爾吉斯斯坦中文就業崗位驟增。

孔子學院學員畢業后就業于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中國等國家的近50多家企業、學校及政府部門,更有部分畢業生搭乘“一帶一路”相關項目的“快車”,在自媒體、物流、跨境電商等領域大展拳腳,頗有成就。

正如奧什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本土漢碩教師葉爾蘭所說:“第一次接觸漢語時我就知道,我的人生一定會因它陽光普照,我的命運也將從孔子學院改寫,這里是我夢開啟的地方。”

土庫曼斯坦的“中國留學熱”

在土庫曼斯坦,越來越多的當地學生將中國作為他們留學目的地。

2022年9月,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西安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中亞民間友好論壇教育和青年交流分論壇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來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5名在陜高校留學生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來自土庫曼斯坦的西安石油大學留學生貝玍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名漢語言專業的留學生,貝玍熱愛漢語、熱愛中華文化,同時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把在中國學到的知識、獲得的能力用到自己未來的工作中。

“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就是學好中文,回國后做一名中文教師,讓更多的土庫曼斯坦學生可以學習中文,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做一名中土交流的民間使者。”貝玍說。

論壇期間,來自土庫曼斯坦的西北大學一名留學生接受采訪時說:“2018年我來到西安,先用兩年半的時間學習中文,然后開始國際貿易專業學習。本科畢業后我會繼續讀研究生,雖然未來在哪里工作還不確定,但我希望能在西安工作。在中國和土庫曼斯坦都有很多優秀的公司,我可以在這些公司工作,通過自己的力量促進兩國間的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2022年9月,中國—中亞民間友好論壇在西安舉行。(張辰 攝)

塔吉克斯坦的魯班工坊

2022年,由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和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合作建設的中亞首家魯班工坊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開張運營。

從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到本土師資培訓,再到培養當地社會發展所需人才,傳承中國工匠精神的魯班工坊正在中亞落地生根,這一促進共同發展的技術驛站,架起了中國與中亞國家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梁。

走進占地1138平方米的工坊內,可以看到寬敞簡潔的實訓大廳、排列有序的儀器設備、設計精巧的操作臺。

中方合作學校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為工坊配置了涵蓋綠色能源實訓中心、智能測繪實訓中心的教學區域,還配備了雙語教材、教學設備與信息化教學資源。工坊以接受過系統培訓的塔吉克斯坦教師為教學主體,對塔吉克斯坦青年進行專業技術技能培訓。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的魯班工坊內,來自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吳正鵬(后排左一)向學生講解測繪實踐知識。(圖片來源:新華社)

煨彎,是城市熱能應用中一個專業名詞,也是塔魯班工坊培訓中的難點。如何讓塔吉克斯坦教師弄懂其中的原理,可難壞了中方教師魏旭春。

“有些內容專業性極強,兩國在計算邏輯、數字寫法上都存在一定區別。”發現問題后,中方教師魏旭春與其他教師及時調整了教學方法,改在實際操作中講解理論。課后,魏旭春的手寫筆記被塔吉克斯坦教師“一搶而空”。

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校長庫德拉特·達夫拉特佐達表示,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建設將對提高塔吉克斯坦教育質量作出寶貴貢獻,使未來的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上更加具有競爭力。

  ▲中國-中亞峰會新聞中心外景。(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教師馮靜對本文亦有貢獻。)

監制|楊新華

【責任編輯:吳艷鵬】

為你推薦

換一批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