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中國品牌日”。5月10日至14日中國品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千余家中國自主品牌齊聚黃浦江畔,一批“大國重器”“科技利器”集中亮相,向世界傳遞中國品牌新勢能。
從2017年起,每年的“中國品牌日”成為世界感受中國品牌發展路徑、見證中國品牌力量的重要“窗口”。
隨著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中國正穩步從“品牌大國”向“品牌強國”邁進,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成色更足 中國品牌邁上新臺階
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企業錨定高質量發展,不斷推動品牌邁上新臺階。在此次博覽會近6萬平方米的線下展廳里,900余家地方遴選品牌企業和38家中央企業集中亮相,展示著中國品牌的“新成色”。
5月10日,參觀者在中國品牌博覽會創新100+展區內的一輛飛行汽車前交流討論。在近6萬平方米的上海世博展覽館內,圍繞活動主題設置主題展區、綜合展區和專題展區,1000家左右的品牌企業匯聚一堂,向世界傳遞中國品牌新勢能。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從大盾構到核電機組,從空間站到高速磁浮,一個個國之重器展示了中國最尖端制造業水平。國家電投此次展示了中國自主設計的大功率核電機組“國和一號”,建成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900多萬噸。“國和一號”以其安全性、經濟性、先進性、環境友好性,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品牌。
除了大國重器,一批科技利器也大秀絕活。首家入選哈佛創新實驗室的中國團隊BrainCo強腦科技展示了智能仿生手。這款融合腦機接口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的高科技康復輔具,能夠讓上肢肢體缺失患者重建手部運動功能。2022年,智能仿生手獲得美國FDA上市批準。
此外,回力跨界聯名鞋款、鳳凰鋰電助力自行車、豫園預制食品質構分析儀……眾多“老字號”齊聚一堂,展現創新產品,彰顯中國品牌的新活力。
“品牌是企業和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王振宇在“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之一的中國品牌新消費論壇上表示,近年來,隨著國家和企業對品牌建設的重視,一批中國產品、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打造中國品牌的強音正在從理念變為現實。中國航天、中國高鐵等大國重器享譽海內外,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成為高質量的代名詞,彰顯中國品牌魅力。
兩組數據也刻錄下中國品牌實力提升——2022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中國共有145家企業上榜,數量繼續位居各國之首,上榜企業營收占500強企業總營收的近三分之一。國際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GYbrand編制的2022年度世界品牌500強報告中,中國品牌入選數達67個,位居世界第二位。
自主創新 打造中國品牌競爭力
從制造到創造、從跟跑到領跑,一張張中國品牌名片的底紋,不外乎四個字——自主創新。
據統計,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首次突破3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首次突破2.5%,科技創新成為引領品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作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研發,打破了多項材料及設備制造技術壟斷。此次博覽會上,國家電投攜“國和一號”大型全島模型亮相,也展示了“國之重器”的精神內核。
中國鐵建展示的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長度達16.07米,是展現中國綜合建造實力的又一張國家名片。
“2005年,‘萬里長江第一隧’南京長江隧道開工建設,高水壓、強透水等世界級難題是擺在建設者面前的攔路虎。當時,國內沒有自己的盾構機,中國鐵建從國外進口了2臺超大直徑盾構機,但不得不接受國外高昂的設備費用。憑借不服輸的勁頭,我們一邊施工一邊摸索鉆研,慢慢掌握了盾構施工的基本要領。”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公司新聞中心主任劉福昌說。經過近20年的發展,如今中國鐵建的隧道勘察設計、裝備制造、施工技術已實現從“跟跑”到領跑世界,全產業鏈達到國際水平,部分領域世界領先。
“科技創新是塑造中國品牌的必由之路,要做一流的企業、一流的品牌,就要堅持長期主義、久久為功。”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在上述論壇表示,企業只有堅持以科技力打造產品力、塑造品牌力,才能獲得競爭力,讓企業具備免疫力。
揚帆出海 中國品牌閃耀國際舞臺
隨著中國品牌競爭力、美譽度與日俱增,一批中國品牌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走向世界,成為國際市場上閃耀的“中國名片”。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出口“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表現亮眼,一季度合計出口增長66.9%,同比增量超過1000億元,拉高了出口增速2個百分點。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速領先。一季度,電動載人汽車出口647.5億元,增長了122.3%,占中國汽車出口的比重提升5.1個百分點,達到43.9%。
從過去輸出“中國成本”“中國規模”,轉向輸出“中國技術”“中國質量”,中國品牌正逐漸邁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新三樣”這類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成為出口新增長點,正是中國出口質的提升的縮影。
不僅“走出去”,中國品牌也在不斷“走上去”,收獲更多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蒙牛誕生于內蒙古大草原,是草原牛,現在已經奔向了世界,位列全球乳業的七強。”蒙牛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總裁李鵬程在上述論壇上說,目前蒙牛在海外建有四座生態基地,在印尼、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都擁有工廠、牧場、草場和分公司,還是全球乳業論壇組織、消費品論壇、達沃斯論壇等國際組織的高級觀察員,利用這些行業平臺,蒙牛參與行業治理,提升了中國乳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展望未來,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體量龐大的國內市場、持續開拓的國際市場,為中國品牌邁向一流孕育更廣空間。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建設質量強國作出明確部署。不久前發布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目標,到2025年,質量整體水平進一步全面提高,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到2035年,質量強國建設基礎更加牢固,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
正如“中國品牌日”的永久主題——“中國品牌,世界共享”,新征程上,中國品牌正以嶄新的姿態,擁抱世界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