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上月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握手言和后,人們希望中國也能居間斡旋,幫助結束烏克蘭沖突。
中國既不是沖突的制造者,也不是沖突的當事方,與莫斯科和基輔都保持著暢通的溝通渠道。中國一直呼吁通過對話談判來結束沖突,具備調(diào)停資格。因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的通話備受矚目。
澤連斯基對習近平主席提出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深入溝通作出熱烈回應,表明烏方充分認識到中國在勸和促談方面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習近平主席闡述了中方在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文件中提出的原則和解決方案。烏克蘭領導人在推特上表示這是一次 "長時間而富有意義的"通話。
危機非一日形成,解決起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場沖突不僅擾亂了全球糧食和能源供應鏈,對世界產(chǎn)生重大沖擊,而且隨著敵對行動加劇,到處都在議論使用核武的可能性。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核戰(zhàn)爭沒有贏家。對待核問題,有關各方都應該保持冷靜克制,真正從自身和全人類的前途命運著眼,共同管控好危機。習近平主席指出,現(xiàn)在各方理性的思考和聲音在增加,應該抓住契機,為危機的政治解決積累有利條件。
中烏領導人通話如能就止戰(zhàn)停火、通過和談達成協(xié)議,以持久解決危機產(chǎn)生務實進展,將被證明具有實質意義。沖突之所以能夠爆發(fā),是因為歐洲大陸缺乏持久和務實的和平機制而導致的緊張局勢。華盛頓則能通過北約利用這種緊張局勢。
一年多來,美國主導的對俄極端制裁和不斷增加的對烏軍事援助和武器供應,只是為了延長危機,加劇緊張,以便永久地削弱俄羅斯,控制歐洲和孤立中國。
習近平主席和澤連斯基的通話看來取得了豐碩成果,為協(xié)同努力創(chuàng)造和談必要條件提供了新的啟迪和動力。這是真調(diào)停的應有之義。對話談判,而不是武器和制裁,將結束沖突、恢復歐洲的和平與穩(wěn)定。
周三的通話顯示,中國既沒有隔岸觀火,也沒有拱火澆油,相反,它正試圖借助與基輔和莫斯科的關系,通過外交手段幫助解決危機,恢復和平。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4月27日社論。編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