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二階段會議12月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化學品生產和使用大國,而有毒有害化學品正是造成環境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應更好發揮法治的保障作用,將化學品管理與生物多樣性統籌考量,以規避化學品污染而帶來的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風險。
作者:張建偉
北京化工大學環境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自人類誕生以來,特別是工業革命后,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率不斷加快,2020年9月發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指出,在2011-202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即“愛知目標”的20個綱要目標中,全球僅部分實現了6個目標,生物多樣性的持續喪失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了重大風險。在此背景下,2021年10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 (COP15) 第一階段會議在中國昆明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頻出席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第二階段會議于2022年12月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中國繼續作為主席國領導大會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
當前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污染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驅動因素之一,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正是各類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殺蟲劑、農藥、化肥等傳統化學污染物,以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化學污染物,不僅能夠直接影響物種和群落結構,還可以通過污染生境在生態系統中循環積累,從而對生物多樣性產生深遠影響。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目前保守估計,全球市場上大約有35萬種不同類型的人造化學物質,新化學物質的生產和釋放速度遠超出人類風險評估能力,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威脅不斷上升。據聯合國統計,2017年全球化學品的生產能力為23億噸,預計到2030年將翻一番。鑒于此,加強化學品管理已經成為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舉措之一。
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根據《中國生物物種名錄》統計,中國目前的生物物種數已達12.5萬余種。另一方面,作為全球化學品生產、使用、進出口和消費大國,中國的化學品市場規模仍不斷擴大,2020年中國化學品銷量達3683萬噸,同比增長4.84%。
在此情況下,為了規避化學品污染而帶來的生物多樣性喪失風險,需要將化學品管理與生物多樣性統籌考量,特別是要注重法治的保障作用。可以借鑒國際經驗,通過加強協同立法,促進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化學品管理協同發展,從而為所有生命構建共同未來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在國家立法層面,要強化化學品生產、使用、流通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在化學品名錄管理的基礎上,構建全生命周期的化學品風險防控機制。同時,要加強化學品管理立法與生物多樣性法治建設的銜接,可以在環境法典的自然生態保護編增設化學品管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銜接的條款。
在區域立法層面,中國的區域協同立法以實踐先行的方式在生態環境領域蓬勃發展,并得到了2022年新修改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確認。在實踐經驗充足、法律依據充分的基礎上,應鼓勵重點地區,如京津冀、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粵港澳大灣區等,結合生態紅線和新污染物治理,以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的經驗,開展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化學品管理的協同立法。
在法律實施層面,一方面要注意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化學品管理部門之間的執法協同,另一方面還要重視行政執法與環境司法的有效銜接,促使“紙面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在協同執法方面,因為化學品管理涉及多個主管部門,所以首先要促進化學品管理部門內部的執法協同,并以協調的化學品執法體制促進與生物多樣性執法的協同。同時,對于未能通過執法解決的化學品污染引起的生物多樣性損害案件,應該及時提起公益訴訟,發揮司法的保障作用。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英文版標題為 "Law of nature"
責編:宋平 劉夏
編輯:張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