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沿黃九省區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戰略導向,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金秋時節,九曲黃河蜿蜒穿過中華大地,兩岸綠意綿延、林豐草美。這條孕育了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母親河,如今正在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沿黃九省區,先后兩次主持召開座談會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提出“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到強調“要堅持正確政績觀,準確把握保護和發展關系。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立下規矩、劃定紅線。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沿黃九省區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在上游,青海、四川、甘肅以三江源、祁連山、若爾蓋濕地為重點,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過去五年來,三江源地區向下游輸送水量年均增加近100億立方米。在中游黃土高原,人們創造性地開展淤地壩等水土保持工程。僅陜西省,這樣的淤地壩就有3.4萬座,封堵向下游輸送泥沙的通道。山西省持續打響汾河治理攻堅戰,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五策并舉”,僅這樣的水生植物在汾河就種了200多萬株,以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在下游,山東與河南兩省簽訂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去年河南流入山東的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以上,山東省向河南兌付了1.26億元補償金。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黃河流域轉型發展也邁入新階段。在青海,清潔能源建設跑出加速度,源源不斷的綠電遠送其他省份。在寧夏,形成了完整的風光電儲全產業鏈,僅單晶硅棒產能約占全球五分之一。在山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去年超過2萬家、增長了7倍,產業升級持續發力。
十年來,黃河流域水質明顯改善;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流域用水增長過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成效明顯。2020年黃河流域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畝均灌溉用水量分別較2019年下降9.3%和8.8%。“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讓黃河治理的難題正在一步步得到解答,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