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30日電 昨天,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分論壇在天津召開。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張曉龍以《以中華禮儀之美兼美網絡文明》為題,闡述了如何在網絡時代傳承弘揚中華禮儀文化。
張曉龍說,在新的時代,網絡使我們能夠記錄時間,突破空間,甚至可以擁有元宇宙,但是“不學禮無以立”是不變的。
禮儀關乎人格,關乎國格,在實際應用中沒有國界之分,是中華兒女最好的對外交流名片。
網絡應該把正能量的美好事物讓更多人看到,要有計劃的建立一些禮儀制度,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認同感和歸屬感。
張曉龍表示,雖然在網絡上發帖評論時,沒有辦法通過常規禮儀,一個起手禮、鞠躬禮這樣外化的方式來表達對別人的尊敬,或者表達自己的涵養,但是應該深刻領會先賢們創立傳承中華禮儀文化時那種內心想帶給我們的禮儀精神,那就是“敬人”。要有基本禮貌,不造謠,要尊重事實真相,尊重別人隱私。
網絡從來都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也應該是一個講理的地方。禮貌交流,實現思想和觀點碰撞,這才是網絡互動的真意。
張曉龍說,在網絡世界也不應忘記和為貴,“和”就是禮儀文化的詩和遠方,這也是我們所有參與網絡活動根本追求。
禮沒有遠去,就在我們身邊,它其實一直在變化著,一直在涵養著我們,指引著我們,使我們的內在更加的美麗,外在更加的優雅。
張曉龍最后呼吁,我們要與時俱進,學習發展使用新時代的中華文明之禮,就一定可以以中華禮儀之美兼美網絡文明,讓中華禮儀之花在互聯網世界璀璨綻放。
8月29日,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分論壇在天津開幕。論壇以“加強網絡文明交流互鑒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國內外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代表,圍繞網絡文明傳承發展、網絡文明交流互鑒、網絡文明開放包容等主題進行探討,為促進網絡文明交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提供精神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