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4月6日電 題:“出山天路”新氣象,青春作伴好還鄉
新華社記者陶冶、周文沖
記者趕到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時已臨近中午,55歲的村民陳祖英正在廚房忙個不停。苕粉粑、洋芋、拌蘿卜絲,一道道當地特色菜陸續上桌。她家的農家樂已經來了兩桌客人。
這是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2020年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下莊村,四周被千米絕壁合圍,猶如陷在天坑中,因此又被叫作“天坑村”。為了擺脫貧困,1997年開始,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帶領村民用7年時間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出山公路。
路修好了,村里的年輕人不再困在“天坑村”了,一個個出去打工掙錢。現在,村里日子越過越好,越來越多的人回到了下莊村。
這是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2021年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年輕時,陳祖英參與過修路。后來,為了讓兒女在縣城上學,他們一家搬到縣城,開了個小飯館。如今,兒女大學畢業,陳祖英又回到下莊村。
“去年2月我剛回來時,村里只有一家農家樂,來參觀的人多了,有時吃不到飯。”陳祖英將老屋翻新,開起下莊村的第二家農家樂,可以接待9桌游客。每接待一桌客人可以收入200多元,還能拓寬當地特色農產品的銷路。去年有4萬多人來下莊村旅游。
今年3月,陳祖英的女兒袁孝鑫也回來了。大學畢業后,袁孝鑫曾在重慶市的互聯網公司工作。她說,自己從小在下莊長大,覺得村里隨處是風景,如今村里越來越好,給了自己更多的發展可能性。
回到村里后,袁孝鑫在下莊人事跡陳列室當講解員,并擔任村里“政策宣講服務隊”副隊長,負責向村民們解讀政策文件,宣傳村規民約。此外,她還有自己的一番計劃。
“我想改造家里的老房子,在二樓陽臺建咖啡館。還想學習手工編織,做手工藝品賣出去。”
這段時間,28歲的袁青松正開著挖掘機修建下莊村河谷的一條旅游環線路。他也是回家創業的年輕人之一。
2010年,他沿著父輩們修好的路走出大山,到重慶學習開挖掘機。在外打拼了10年后,又沿著這條路回到下莊村。
“我用挖掘機干一天的活兒,他們當時得干一個月。”袁青松笑著說,“父親修路是為了下一代走出大山,我今天修路,也是為了下一代。”
毛相林在下莊村采摘柑橘(2021年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毛相林(右二)和下莊村村民在背運剛采摘的柑橘(2021年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63歲的老支書毛相林也沒閑著。除了發展鄉村旅游,他又請來農業專家帶領村民發展柑橘、桃、西瓜產業。光是種柑橘一項,去年村里平均每戶收入就達8000元。“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1.7萬元。”毛相林說。
59歲的楊元鼎當年參與了修路,路修好以后就外出打工。2018年9月,他又回到下莊村,和兩個親戚一起開了農家樂;楊亨鳳2010年大學畢業后留在了上海,在上海工作10年后回到了下莊村,正籌劃發展下莊村的養殖業,結合旅游帶動鄉村振興……
這是下莊村通往外界的公路(2020年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昔日出山的“天路”,如今成了鄉村“振興路”,越來越多的人踏著這條路回到家鄉,為下莊村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