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日啟幕。來自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人士和國際組織代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齊聚上海,共赴“東方之約”。
猜猜哪個外國參展國的展位面積最大?是美國!是的,你沒有看錯!本屆進博會參展的美企數量達到192家,比去年增長18%,美方參展面積達4.75萬平方米,取代去年的日本成為各參展國之首。
對于美國某些政客一直鼓吹的所謂“中美脫鉤論”,美國企業的集體“投票”是最真實的意愿表達:我們不愿意走,我們還要繼續深耕中國市場!這些參展的大企業,多數在華都有大量的投資。
美國灣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恩·倫道夫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進博會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構想,它體現了中方高度重視并致力于解決全球貿易不平衡問題。在加深中美經貿關系上,進博會起著建設性作用。美國企業高度重視此次博覽會,他們認為這是與中國加深貿易紐帶的重要機會。
而上海美國商會今年9月公布的《2019年中國商業報告》也顯示,美企一直都視中國市場為機遇之地。愿意響應美國政府呼吁,“回流”至本土的美企僅占受訪企業的5.5%。約75%的美國企業不贊同美國總統利用關稅解決貿易爭端的做法,去年這一數字則為69%。其中,59.2%的受訪企業表示,“中國市場未來3至5年內的消費增長對他們而言是首要利好因素。”甚至為了在中國市場能夠有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在華美企提倡“In China,For China(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
美國政府不想給中國政府面子,但是面子是為里子服務的。企業是經濟組織,需要從經濟利益出發。基于經濟邏輯,美國企業無意也無法割裂與中國市場的關聯。美國企業扎根中國市場,是合理且符合經濟邏輯的選擇。
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已經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個經濟體之一,今年首次躋身全球排名前40,更為開放和包容的中國不僅吸引了眾多的美國企業,也讓其他國家的企業刮目相看。第二屆進博會主賓國數量從12個增長到15個,新參展國家增加三分之一。國家展的64個參展國中,除中國外,其中24個國家第一次參展,39個國家再度參展,遍及五大洲。進博會企業展展覽面積從27萬平方米增至33萬平方米,已兩度擴大,仍一展難求。
如果美國繼續把關稅作為實現其貿易及投資目標的主要工具,那不僅會危及美國的就業和企業盈利,還會將在華市場份額拱手讓給歐洲和其他國際競爭對手。
經合組織OECD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較2018年下半年下降了20%。其中,流入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超過25%,但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卻增加了5%。
誰在日益開放?誰在日趨保守?通過這一組數據的對比,答案不言而喻。
“中國市場這么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
“昔日我曾如此蒼老,如今才是風華正茂”——鮑勃·迪倫
(本文原載于中國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