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街頭印有鄧小平畫像的大幅標語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日報網11月7日電 1983年,時任英國駐華外交官的高德年(Anthony Galsworthy)回到倫敦短休,他迫不及待地將中國經濟發展和市場轉型的消息告訴了英國的同事。
為實現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1983年是改革開放的第五個年頭,這一政策激發了中國民眾的創業精神。高德年興致勃勃地跟同事談起了中國的發展變遷。
不過同事們有不同意見。他說:“大家……都不是很感興趣。”
高德年如今已是73歲高齡,當他略帶幽默地談起往事,他一臉驕傲。讓他驕傲的是中國,這個影響了他一生的國家,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
1967年,22歲的高德年赴香港學習中文。從次年起至1972年,高德年一直在英國駐華代辦處工作。1981年至1984年,他在英國駐華使館相繼擔任了一等秘書、公使銜參贊等職務。
1990年至1993年,高德年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英方代表,這是為磋商香港主權交接相關事宜而成立的一個機構。1997年至2002年,高德年擔任英國駐華大使。
為接受《中國日報》的采訪,如今已經功成身退的高德年特意趕到倫敦市中心,他系了一條藍色領帶,上面還印有金色的“中”“英”二字。
他說,“這條領帶還是我當駐華大使時設計的,當時我們在英國定制了一大批,是我贈予中方代表的禮物。任期結束時,我決定也送自己一條。”
盡管高德年在1983年就對中國的發展頗為關注,但是中國經濟的潛力如此之大仍是他始料未及的。直到他回京就任駐華大使時,他才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能。
他說,“1998年,我去參加德國駐華使館舉辦的晚宴,晚上8點,服務生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讓我去接電話。”
當時《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載文稱中國政府要讓人民幣貶值,英國財政部看了之后大驚失色,馬上打來電話詢問。最后證明那是個假消息,不過,這件事反映出中國經濟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高德年說,“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中國經濟在15年里增長有多大,快到即使在下班時間也要給駐華大使打電話確認消息是否屬實?!?/p>
20年轉瞬即逝,現今中國在世界金融舞臺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2016年,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躋身全球儲備貨幣之列,人民幣的重要性獲得提升。
現如今,人民幣有點風吹草動,都會引發不僅是英國財政部還有成百上千的銀行家和資產管理人的關注。畢竟,2016年倫敦已取代新加坡成為僅次于中國香港的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
所有這一切都應歸功于1978年鄧小平實施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政策激發了民營企業家的創業熱情,擴大了中國市場對外開放程度,推動中國融入世界經濟。
回望過去,高德年用“突飛猛進、驚天動地和野蠻生長”三個詞來描述改革開放。他所謂的“野蠻生長”是指中國營商環境一路高歌猛進,規則制度追著不斷完善。
高德年認為改革開放的成果應該歸功于中國人民與生俱來的創業精神,這種精神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用武之地。他說,“這就像是把一個纏起來的、無法彈跳的彈簧突然放開?!?/p>
20世紀80年代,高德年注意到中國經歷了諸多變化。走進商店,之前態度冷淡的店員現在開始勸說顧客購買商品了,他立馬意識到這是引進物質激勵的結果。
他回憶道,“這都是些細微的變化,當時我們還未曾意識到改革會給中國帶來多大的轉變?!彼€補充說,西方世界直到21世紀才充分意識到中國的經濟實力有多強大。
“到了21世紀,西方才發現中國即將躋身世界經濟大國之列。中國發展突飛猛進,讓人很難把今日的中國與過去的中國聯系起來。”
高德年在80年代參與中英香港主權交接談判的過程中曾多次見到過鄧小平。
高德年稱,“在我的印象里,鄧小平是一個目標明確且能吃苦耐勞的人。他相當務實,看重結果?!?/p>
鄧小平不開口就能表明態度這一點也讓高德年很是欽佩?!八杼涤郾磉_情緒,他都用肢體語言?!?/p>
關于鄧小平的痰盂有一個經典事例。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與鄧小平就香港問題展開會談。
會談伊始,撒切爾夫人提出由英國繼續管理香港。聽到這,鄧小平大聲地往座位旁邊的痰盂里吐了口痰。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也許正是高德年觀察到的鄧小平身上的這種“目標明確”“吃苦耐勞”的品質讓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正確道路。
高德年表示,他很高興看到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繼續朝著鄧小平的目標奮進,特別是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高德年用“務實”“坦率”來形容習近平主席。
他說,“我期待著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我們一直在努力推動的。”
(編輯:齊磊 吳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