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7月8日北京電 記者羅望舒)在很多人的眼中,鐵路上的貨車檢車作業是一個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工作。作業單一枯燥,且技術要求低。然而經過了解才知道,一輛車的檢查項點有數百個,作業人員要熟練掌握不同車型的構造差異和檢修關鍵,才能在短短5分鐘的技檢時間里做到盡善盡美、不出差錯。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北車輛段貨車檢車員陳向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74年出生的陳向華,1991年入路,200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鐵路首席技師等榮譽,2018年他還榮獲了中國鐵路總公司“鐵路工匠”的稱號。
陳向華梳理了車輛6大部位和156個必檢點,繪制成單車技檢作業23步流程圖,讓長久以來“盲人摸象”式的檢車作業變得標準規范,故障發現率提高了300%以上,單車技檢作業效率提高200%。這個新的作業法在各運用車間推行使用至今。
陳向華的徒弟朱逵還記得,在一次脫產培訓中,一天的勞累過后,他把扳手遺忘在了練兵場,只得不情不愿地回去取。沒想到,他大老遠就看到一個身影在車輛旁一會蹲、一會爬、一會仰、一會臥,有時鉆進車底,有時在車旁飛奔,落日的余暉把這個人的身影時而拉長、時而變短,各種莫名其妙的“動作招式”就像在練一套“曠世奇功”。
“這不就是師傅陳向華嗎,作為全車間技能培訓總教官,怎么還需要利用下班時間給自己開小灶?”朱逵忍不住心中疑惑,上前詢問。原來,陳向華正在給傳統的貨車技檢28步作業標準“挑刺”。結合鐵路貨車技檢作業點多分散、費時耗力、稍不小心就會漏檢漏修的實際,陳向華決心根據自己多年心得,對比傳統的檢車標準,梳理探索更為準確高效的檢車步驟。
陳向華以不斷提升貨車檢修質量、建立科學規范作業流程為目標,努力開啟了一條由掌握標準向創造標準轉變的創新之路。
在多年的工作中,陳向華先后總結出車輛交叉支撐裝置“五”字檢查法、制動梁閘瓦厚度差檢查法、人力制動機檢查判斷處理方式、列車軟管連接器檢查法、車列(車輛)常用緊急快速檢修法等10多項作業法,不斷改進傳統鐵路貨車運用檢修模式,被全路各兄弟單位作為經典教案廣泛應用于檢車員崗位技能培訓、現場檢修作業中。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從山尖溢出,整齊排列的鐵路股道就泛起了耀眼的白光。昆明東站,這個云南最大的黃金“旱碼頭”在朝陽下呈現出一派“金戈鐵馬”的景象。每天,在這里停靠進行運用維修的鐵路貨物列車車輪與軌道的碰撞聲、檢車員作業的敲擊聲、對講機的呼喚聲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一首激昂慷慨的鐵路運輸交響曲。
“演奏場”上,陳向華的身影和他獨特的“樂器”十分引人矚目。他蹲下身子,抬頭45度,錘擊點檢車輛底部各零部件。胸前,朝陽照亮了古銅色的臉龐,身后,小錘敲出的安全樂曲悅耳動聽。
編輯:富文佳 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