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機器人下崗吧,好嗎?
我不否認,機器人非常適合火箭研究、制藥以及制造業等精確度要求很高的工作。它們在商場里向人們打招呼時,也令人忍俊不禁。
雖然機器人也試圖進行創造性的工作,但這種任務最好還是留給能思考、會呼吸、有靈感的人類吧。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的人工智能中心主任陶大程教授最近表示,人類智能“大約有四種能力——感知、學習、推理和習性”,而人工智能的挑戰在于“如何將人類的這些能力轉移給機器”。
雖然這一番話給大規模生產和科學工作帶來了極大希望,但請注意,這位優秀的教授并沒有提及人工智能有想象或創造的功能。問題就在于此。
我們可以斷言,中國對機器人技術、3D打印和各種機械化的熱情,可能與中國數千年來燦爛的古代文化遺產發生抵觸。
中國因瓷器享譽世界。最近,一部中國的電視紀錄片講述了中國這個陶瓷大國里企業家的故事。企業家們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們的新機器怎樣服務于想要現場定制瓷器的游客。他們省卻了精確耐心的加工過程,采用傳統工藝,瓷器需要在窯爐里燒制好幾天的時間,但這些企業家得意地說,他們現在可以用——千萬別笑——微波爐加工,只需要幾個小時。
或者,想想那些精美的玉石、瑪瑙和橄欖核雕刻吧,這類作品精細復雜、令人驚嘆,長期以來為蘇州贏得了美名。遺憾的是,這些作品越來越多地由冰冷、毫無感情的機器炮制而成,在專業收藏家的眼中,這是云泥之別。沒有機器能比得上蘇州橄欖核雕刻的技藝,雕刻名家在幾厘米的狹窄空間里,可以創造出精致的風景,又或者是一艘小船,上面的乘客個個滿面微笑、栩栩如生。
手藝的不同之處在于,工匠們通過指尖的天賦、動作和即興的方式,利用空間或材料的局限進行創作。甚至意外瑕疵也會產生峰回路轉的結果。但機器人或3D打印機無論“智能”與否,都只是執行指令——毫無激情或靈感。
中國精美的藝術源遠流長,還有繪畫和詩歌等,都為世界奉上了無與倫比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
因此,當我看到機器人因其書法“技巧”而出名時(似是假設他們也像人類一樣,必須練習才能做到完美),我擔心就在我們旁觀期間,藝術的生命血脈正在被扭曲。(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電子鼓”是如何榨干西方音樂靈魂的嗎?)
人們應該牢記,“一帶一路”倡議會將中國文化與藝術傳播地更遠、更快,中國人民以及中國文化愛好者都應該盡力確保中國傳奇的延續,因為幾百年來,這些震驚了觀賞者的藝術傳奇,只有人類雙手可以創造。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