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日韩精品无码按摩精油,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7194,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網絡媒體走轉改】一位基層兒外科醫生的“小城大愛”

作者:朱琪 來源:央廣網
2016-02-12 09:23:49

1996年,22歲的河南大學醫學院學生楊軍一畢業,就被分配到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婦幼保健院工作。當時,整個豫東地區都沒有專門的小兒疝氣???但疝氣又是兒童最常見的外科疾病之一,發病率很高,醫院決定讓外科出身的楊軍牽頭成立以疝氣科為基礎的小兒外科。接到任務的那天起,楊軍跑遍周口所有縣市,調研各醫院同類手術的價格、服務流程、宣傳方式等,事無巨細。他還遠赴鄭州市兒童醫院,進修兒童疝氣治療技術。

經過摸索,疝氣科醫生團隊自主研創了一套成熟完善的疝病手術新模式——微創日間手術:斜切口變為橫切口,5厘米的大切口變成0.5厘米的小切口,手術時間從1小時降至5分鐘左右。

“低價是我們的王牌。”楊軍提出“百元手術治疝氣、手術當天就出院”的口號,承諾即術即走、無需住院,為病人節省了大筆開銷。而當時,其他醫院同類手術至少需要半小時,切口大愈合慢需住院,各種收費少則千元,多則數千。

低廉價格、精湛醫術和貼心服務成就了團隊的“好口碑”,由成立初期的兩名醫生、百余病例發展到2015年的26人團隊,全年手術量達16000余臺。日最高手術量達208人次,位居世界第一。來診患者遍及豫、皖、魯、蘇等百余省市。

就這樣,疝氣科從呱呱落地的嬰兒成長為意氣風華的青年,成為豫東地區屈指可數的治療小兒外科疾病和疝疾病的專業科室,甚至在全國都小有名氣。楊軍說,“就像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感情?!?/p>

【網絡媒體走轉改】一位基層兒外科醫生的“小城大愛”

手術進行中。

“做手術是一種享受”

20年,楊軍也從初涉社會的大學生變成享譽海內外的疝氣專家。周口市疝氣特色??茖W科帶頭人、周口市百佳醫生、“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紛至沓來。2015年3月,楊軍受河南省衛計委邀請,作為唯一一位縣級基層專家,對全省兒科醫生進行授課講座;4月,楊軍帶著學術論文走出國門,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世界首屆疝和腹壁外科手術大會上作學術報告,引起轟動。

在眾多的贊譽中,“楊一刀”是患者送給楊軍的稱號,形容他的手術達到了嫻熟便捷、巧奪天工的水平。楊軍說,這是對他的最大肯定。

在這背后,楊軍也付出了很多代價。“科室人手少、手術多,吃飯經常是隨便扒拉幾口,就趕緊進手術室。從早上7點一直手術到晚上10點,一站一整天,兩條腿都不知道怎么走路了?!币驗殚L時間、高強度手術的緣故,楊軍的肝臟也出了問題,每天仍需要堅持服藥。

即便如此,“楊一刀”也難舍自己握了20年的手術刀。2007年,33歲的楊軍成為鄲城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主抓外科和醫療質量的他依然堅持手術。他告訴記者,“做手術是一種享受,幫助病人減緩痛苦讓我有很強烈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是任何物質、利益都無法帶來的。尤其在順利解決一些疑難雜癥后,連睡覺都比平時要安心、踏實得多?!?/p>

【網絡媒體走轉改】一位基層兒外科醫生的“小城大愛”

手術進行中

【網絡媒體走轉改】一位基層兒外科醫生的“小城大愛”

楊軍對手術切口進行貼合

眾人拾柴火焰高

目前,疝氣??漆t療團隊發展到26人,多以年輕的“80后”醫生為主。身為過來人,楊軍經常告誡他們,名利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內心的滿足和愉悅才能提升你在職業追求上的幸福感、成就感。

“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是我們的職責?!睏钴娛冀K以此要求自己的團隊。考慮到鄲城縣交通閉塞,外地病患就診不方便,花銷大,團隊秉承“當天入院、當天出院”的原則,哪怕深夜就診,也要讓病人第一時間接受手術。為保障病人的術后恢復,團隊公開每位醫生的手機號,24小時不關機。同時,在疝氣??频臓幦∠?周口市衛計委指定鄲城縣婦幼保健院為“疝修補手術”新農合住院補償基金報補定點醫院,每臺手術可為患者定補上千元。

憑借精湛的技術和對患者高度負責的態度,這支年輕團隊先后獲“周口市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河南省最具魅力十佳特色??啤薄ⅰ爸芸谑叙逇鈱?啤钡葦凳検鈽s。全國知名腹壁和疝疾病外科專家陳杰教授赴現場觀摩后感嘆,“這里的兒童疝氣治療技術和數量在全國絕對是第一,在世界也是NO.1?!?/p>

不只在技術和服務上追求精益求精,楊軍團隊還積極參與各種慈善救助活動。2014年7月,鄲城縣婦幼保健院成為“善醫行、疝醫行”全國大型免費義診活動的首站,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名疝疾病專家、學者與鄲城疝病專家團隊一起,為上百例患者免費治療。

受此活動啟發,2015年,鄲城縣婦幼保健院與周口市紅十字會合作發起“雙千工程”,為周口全市1000名農村留守兒童和農村老人進行免費疝病治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楊軍說,作為一名基層醫療工作者,要不斷修煉自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內心,利用自己的哪怕一點能力,造福百姓。每位醫療工作者都做到這樣,才能凝聚更大能量,匯聚更多愛心,惠及更多基層百姓。